
因為發明了一支槍,馬漢被亨利四世委任為“宮廷貼身侍從”;同樣是這支槍,裝備到軍隊后,足足用了200多年。 1777年10月的一天,率領美國人爭取民族獨立的華盛頓漫不經心地在陣地上視察。此時,他距離英軍陣地僅僅100~300碼。已經進入燧發槍射程的華盛頓并不知道,英國殖民軍的神槍手福開森剛剛接到重要命令,讓他在陣地上干掉美國的一個重要人物——北美十三州人民推舉的總司令華盛頓。
端著燧發槍的福開森注視著眼前這個人:他衣著隨便,沒有一個戰士負責保護他。這人到底是誰?為了進一步確定對方的身份,福開森開始在陣前叫罵,可是那個對面的美國人還在傻傻地站著,沒有一絲想要逃走的跡象。
華盛頓不可能這么傻,神槍手的子彈要留給對方陣營中的“大官”。這個念頭從福開森腦海中閃過之后,他迅速放下了已經瞄準華盛頓的燧發槍。就這樣,華盛頓毫發無損地離開了陣地。事后,福開森氣得捶胸頓足。如果,他及時開槍射殺華盛頓,美國的獨立戰爭史必然被改寫。
歷史容不得假設,一如燧發槍的發明一樣。
16世紀中葉出生在槍炮工匠、鎖匠和鐘表匠家庭的法國人馬漢,一心要改變轉輪火槍的弊端。在他眼中,轉輪火槍結構復雜,造價昂貴,而且在鋼輪上有污染時還不能可靠地發火。
馬漢那雙精妙的手,最終取掉了那個源于鐘表的帶發條鋼輪,轉而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了一塊燧石。他還在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,如果需要射擊時,就扣引扳機,在彈簧的作用下,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,冒出火星,引燃火藥。
這種擊發機構稱之為撞擊式燧發機,裝有撞擊式燧發機構的槍械稱為撞擊式燧發槍。
撞擊式燧發槍的優勢不言而喻,它大大簡化了射擊過程,提高了發火率和射擊精度,使用方便,而且成本較低,便于大量生產。就在馬漢制作出第一支燧發槍后,他的名聲迅速傳遍歐洲大陸。
馬漢的發明,為法國人在歐洲贏得了聲譽,法王亨利四世更是喜不自禁。1598年亨利四世為此召見馬漢,他驚奇地發現,這個燧發槍的發明者,不但會發明槍械,在繪畫和雕刻領域,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。亨利四世于是委任馬漢作為他的“宮廷貼身侍從”。
馬漢的命運由此改寫,可是燧發槍的命運,卻沒有這么順利。
1610年5月14日,亨利四世乘坐馬車去探望大臣蘇利的路上,被人舉刀刺殺。隨著亨利四世的去世,燧發槍裝備部隊的進程停滯了。許多法國將領反對裝備燧發槍,理由是:“燧石冒出的火星不足以點燃黑火藥。”
但歷史的洪流是不可阻擋的。17世紀中葉,很多歐洲軍隊開始裝備燧發槍。讓人震驚的是,燧發槍裝備軍隊后,一發不可收拾,一直用到1848年,足足裝備了200多年。
|